近日,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佐赫列万德透露,俄罗斯的米格-29战斗机已进驻伊朗设拉子机场,苏-35战机正陆续交付,中国红旗-9远程防空导弹即将抵达,俄罗斯S-400防空系统也处于交付计划中。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此消息乍一听挺振奋人心,毕竟伊以冲突之后,伊朗防空系统的拉垮表现有目共睹,如今伊朗终于要鸟枪换炮了。
作为中东老牌军事强国,伊朗空军虽然拥有数百架战机,规模不小,但上世纪70年代引进的美制F-14雄猫、俄制米格-29,还有中国早年出口的歼-7,战力不足、设备陈旧,无法满足现代空战的需求。
在今年的伊以冲突中,伊朗的防空系统几乎全程隐身,以色列战机在伊朗领空自由翱翔,让伊朗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。伊朗从俄罗斯购买的S-300,本以为是防空法宝,结果在以色列的电子压制与精准打击下损失惨重。
伊朗空中拦截无力、地面防空失效,导致其防空能力薄弱,引进先进装备已是大势所趋。
展开剩余74%同时,伊朗的防御压力仍在持续升级。以色列依然对伊朗的核设施虎视眈眈,美国也在中东的军事基地部署了大量侦察机和巡航导弹。在这种情况下,伊朗急需构建多层次的防空体系,中俄所能提供的先进装备,自然成为其合作的首选。
中国出口型的红旗-9BE最大射程可达260公里,雷达探测距离超过300公里,且具备反隐身探测技术,可针对F-35这类低可探测性目标进行拦截。
从技术性能来看,红旗-9BE的主动雷达制导与抗干扰设计,使其对高速、低雷达反射截面目标具备较强拦截潜力,这一特性恰好契合伊朗应对以色列巡航导弹的需求。
对于伊朗而言,红旗-9BE 260公里的射程,使其可部署在伊朗东部安全区域,从侧后方保护德黑兰等核心城市,大幅拓展防御纵深。
俄罗斯的S-400防空体系可配备40N6超远程导弹,射程达400公里,能对预警机、加油机进行远程拦截。它还配备了9M96中程导弹,可在40公里内拦截弹道导弹。
S-400可负责构建广阔的防空网,应对大规模机群突袭和弹道导弹攻击。红旗-9BE则可重点打击隐身战机和巡航导弹,专注于中远程精确拦截。二者配合,能让伊朗从近到远构建起多层次的防御体系。
尽管中俄装备性能先进,但外界普遍担忧,以伊朗当前被美以情报深度渗透的现状,即便引进再先进的防空装备,也可能尚未发挥作用就遭到摧毁。
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,以色列在伊朗境内拥有庞大的情报网络,能精准获取伊朗高级将领的行踪和军事基地坐标,曾多次通过定点清除和精确打击摧毁伊朗的军事设施、暗杀高官。若伊朗无法保障红旗-9BE和S-400部署位置的保密性,这些装备很可能成为以色列空袭的首要目标。
不过,红旗-9BE和S-400都具备机动部署能力,可频繁变换阵地,降低被定位的风险。同时,这两款系统都配备了抗干扰能力较强的雷达系统,不易被发现。
因而,改善装备只是基础,灵活运用战术并形成作战体系,才是决定伊朗防空系统效能的关键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曾在今年7月辟谣向伊朗交付红旗-9BE的消息,此次针对相关传闻,中国官方也未作出回应,因此上述消息的真实性仍存疑。
中国向来坚持有助于接受国的正当自卫能力、不损害有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、不干涉接受国内政的原则,红旗-9BE是纯防御性武器,其出口符合国际法。而且中国此前已向多个国家出口过类似装备,从未引发地区动荡。若向伊朗出口红旗-9BE,也只是中伊之间的正常合作。
然而近年来,中国军事装备出口稍有动静,美西方就跳出来炒作中国武器扩散,即便对防御性装备,也会被抹黑破坏地区稳定。即便装备真实交付,若伊朗在实战中战败或装备被摧毁,美西方又会将责任甩给中国,宣扬中国装备实力不足。对于这种舆论战,中国不得不防。
若伊朗能拿到中国的红旗-9BE,对中伊双方而言无疑是皆大欢喜的好事。防御能力得到提升的伊朗,能让以色列不敢随意发动战争,反而可减少冲突风险。中国一直主张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,支持各国自主维护安全,出口防御性装备正好符合这一方向。
不过,即便伊朗真的拿到红旗-9BE和S-400,也仅仅是破局的第一步。如何防止情报泄露、如何让不同装备之间默契配合,都是伊朗需要面对的难题,唯有形成体系化防御,才能真正发挥装备效能。
因此,红旗-9BE和S-400交付伊朗的消息至今仍只是传闻,合作能否达成,还需看后续发展。
发布于:湖北省